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這是[電影]練習曲裡一段很簡單的話,不過卻深植人心。
突然很想看這部電影,不是因為愛國而看國片,而是因為它是一部好片。
我想好電影是不分國籍的,只要是用心拍攝的好片,都值得去看!
更何況這是記錄台灣東部之美,2006東岸到西岸的單車環島日誌!
如果我去看了,再將感動分享給大家吧!

練習曲blog於無名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文:影評人塗翔文
出處:台灣電影筆記網站 http://movie.cca.gov.tw/

今年春天有多部台灣本土產製的電影上檔,就目前所見,《練習曲》似乎是其中最值得推薦的作品之一。它循環式的敘事結構非常特別,與「環島旅行」的圓形圖像,達成一種微妙而多重的對照。切片式的段落或許不是每段都能達到同樣的高水平,但整體來說,在近乎半紀實的影像風格之下,藉由一個聽障男孩的單車環島之旅,《練習曲》不只在描寫一段短短光景的經歷,更在透過鏡頭,默默攫取台灣底層力量的草根魅力,完成一段充滿「正港台灣味」的生命旅程。

編導陳懷恩是台灣影壇的知名攝影師,拍過侯孝賢、張作驥等導演的作品,直至去年才拍出這部長片處女作,成為電影界的「資深新人」。陳懷恩擅長的寫實風格,從他過去的掌鏡作品延續到這部影片裡,不過其他導演或許悲情、任俠,或許背負著沈重的歷史包袱,但他卻選擇從台灣現況裡做出屬於他的觀點與觀察,年輕、熱情,卻又蘊含飽滿的庶民能量。

《練習曲》描述由新人東明相飾演的聽障學生,從高雄出發環島全台的經過,電影看似順著時序捕捉他一路上碰到的人、事、物,但其實陳懷恩選擇了一個有趣的、非傳統的「圓形結構」,觀眾必須看到尾聲,才明白電影的序場並非真正旅程的開端,彷彿象徵著「環島」這個事件的永無止歇;而這個多重意義的循環結構,也成為了《練習曲》在影像本身以外,在形式上最堪玩味的一環。

電影的開始,其實是七天環島之旅的第二天,從東明相遇見鄧安寧飾演的導演與劇組展開,然後一路上繼續捕捉他遇見不同地域、不同人事的經歷。由東岸到西岸,故事接近尾聲,主人翁到了爺爺奶奶所住的老家,原來旅行行腳的光景,又轉變成祖孫關係的溫柔情懷,甚至延伸到跪地拜謝、喜迎媽祖的謝天哲學。由環境與人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再到人與神的關係,電影拍到這裡,已把單純的單車旅行,拍出了更饒富人味的形上層次,因而才能讓東明相面對爺爺虔誠跪地時的動容眼淚,變得如此誠懇而動人。

電影敘事在第七天旅程之後,鏡頭跟著東明相終於回到高雄的家。他打開電腦,收到來自影片開始時那位「導演」(鄧安寧飾)寄來的電子郵件,告訴他想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然後,我們看見鏡頭特寫東明相的電腦螢幕,他在電腦裡打下「第一天」三個字,展開對這段旅程的重新書寫。之後,鏡頭一轉,時序回到真正的「第一天」,他如何從高雄出發,開始一路騎到台東……。《練習曲》的結構,至此才令觀眾恍然大悟,迸發出更複雜的變化與意義!陳懷恩的刻意作法,不只是讓觀眾看見這段環島之旅的生生不息、結尾接至起點的恆久力量,更是布出了「後設」技巧,讓敘事直到此處的「第一天」,同時成為片中男主角對這段旅程做出「書寫」的啟始,也影設了陳懷恩自己猶若片中開頭拍的那位導演(鄧安寧),對這段旅程的電影拍攝。三種形式的「開始」,彷彿從此刻起,回到相同的起點,並且互為表裡,並繼續以圓形的形式(環島)循環。也因為這樣的開始,讓接下來拍攝「第一天」的經歷,不僅是畫面中呈現的紀實性(外省爺爺與胡德夫,都是幾乎不加修飾的真人演出),也在形式上做出巧妙的切割,散發出比電影前半段更具真實魅力的影像氣味。

於是最後,我們透過彷若紀錄片般的鏡頭捕捉,看見外省爺爺完全真實地述說自己雕刻媽媽雕像的思親心情;然後,再剪接到胡德夫在海岸邊彈唱「太平洋的風」,把土地、海洋吟成台灣的母親。在這一刻,真實的母親、鄉愁的母親,竟又連結到了大地的母親,整個意象的巧妙貫通與延伸,簡直是神來之筆,也呼應了全片的中心精神。《練習曲》以旅行為表,內裡其實還是聚焦於對「台灣」這座島嶼、底層人民的深刻觀察。

陳懷恩「拗」來好友吳念真、許效舜、鄧安寧,以及老婆楊麗音、金曲獎得主胡德夫等人客串演出,讓這部電影的「卡司」也像電影一樣,充滿不同口音、不同族群的鄉土味。但選擇這樣的作法,要如何讓一群職業、非職業演員交相在片中演出,卻要維持住全片不至於太過雜亂的和諧步調,也就成為陳懷恩指導片中演員表演的最大課題。於是乎我們看到了像吳念真、楊麗音這樣一個幽默、一個感性的精準表演;但同時也有許效舜賣力演出,卻矯枉過正、過度造作的反差,尤其當他大聲朗誦「天地一沙鷗」的岳納珊精神之時,實在讓全片的寫實美感,乍然消失,尷尬地成為全片最可惜的贅筆。幸好這個小小段落的「脫軌」,很快就又拉了回來,瑕不掩瑜。

從東岸到西岸,從山間到海邊,《練習曲》宛如散文詩的片段銜接,讓每個地點遇到的不同人物,看似彼此沒有太多關聯,卻又好像互相呼應,成為本片讓人感覺既微妙又神奇的觀影經驗。而它的結構又與敘事本身、敘事之外、甚至鏡頭背後創作者的心境,錯落交織,最後匯成一股暗流,讓電影的尾聲又朦朧中恍若開端,彷彿在呼籲著意猶未盡的觀眾,準備重新一次品味這段心靈旅程。美麗的攝影取鏡、清新的配樂相襯,《練習曲》實在是一部適合所有台灣人靜下心來,細細從中參透人生況味的影像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