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完貢多拉,準時10:30走回總督府(道奇宮),誠翔有安排專業導遊來幫我們導覽。
總督府(Palazzo Ducale)又名道奇宮,故名思義,總督=道奇,這裡是威尼斯歷代總督的寓所。
這裡同時也是最高法院、警察與其他市府機關的所在建築,因此擁有相當的政治與歷史意義。
道奇宮連接著聖馬可教堂,是建於西元1309-1424間的哥德式建築,原是做為防禦性的城堡。
道奇宮興建時,輕是基本需求,地板看似是大理石,但主架構是木頭,在表層貼上薄薄拋光的磨石子地。
一旦不小心或有人蓄意縱火,整個道奇宮就毀了,道奇宮歷經兩次火災,現在已是第三次重建後的樣子。
因此,宮中許多繪畫珍品已不復原貌,是後來的仿作。
講到道奇宮,就要來了解道奇是怎麼產生的?
威尼斯的行政架構和早期羅馬類似,是由具有影響力的家族組成大議會,大議會再精選貴族組成元老院。
元老院再推選出一位『Doge』(公爵;道奇)成為威尼斯正式的領導人,其實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
看似民主,但因為元老院成員是貴族組成,而貴族為保護自身利益,身份主要多世襲,社會仍相當封建。
聖馬可廣場的南側有一座附屬的小廣場,小廣場中央有兩根威尼斯著名的白色石柱,
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守護神聖狄奧多,另一根柱子上雕刻的聖馬可的飛獅。
這兩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門,威尼斯的貴賓都從石柱中間入城,這裡也曾是威尼斯執行死刑的地方。
愚婦我又沒有拍到道奇宮的全貌,只好從官網偷圖啦!
上層為鏤花拱頂,下為圓柱拱廊,中間是伊斯特利亞石構成的花邊拱廊,最上面是粉紅色維洛納大理石。
2樓的第9根和第10根柱子有別其它用淺紅色製成,這是因為當時死刑判決書就是貼在這兩根柱子間。
總之,道奇宮有哥德式的尖拱門、拜占庭式的白色城垛邊飾和伊斯蘭風格的粉紅色幾何外牆圖案,
歷經多位建築師的打造裝修才形成今天的樣貌。
為我們講解的小賴,是來威尼斯十幾年的台中人,講解仔細又清楚,團員都很喜歡他。
道奇宮的門票是16€。
道奇宮入口,準備進去參觀囉!
有沒有覺得這個圓形鏤花很眼熟?是不是很像LV?哇哈哈!
道奇宮裡1樓的長廊。
長廊上有數個人頭或獅頭造型的告密口 (bocche di leone),在16世紀是用來接受民眾的匿名告發信。
忘了這個是什麼了?
黃金階梯入口石柱,左為大力士海克力斯殊殺九頭怪獸海德拉的雕像,右為擎天神阿特拉斯扛著地球。
黃金階金梯(Scala d'Oro) 曾是道奇宮正式入口,只有當時的貴族才能走這樓梯由長廊2樓進入宮中。
天花板上金碧輝煌的石膏像和畫作,主要是以石膏做出模形再貼上一層金箔裝飾,並不是真的黃金。
繁複又精緻的雕刻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我也要當貴族爬爬這黃金梯,好金碧輝煌啊!
上去道奇宮2樓後就不准拍照了,非常殘念!
在道奇宮之內有著可容納千人的大議會廳、元老院議事廳、十人委員會議廳......等等好多廳房。
這些廳堂的天花板和牆壁都鑲嵌著滿是金色雕飾畫框的油畫,實在超美的!
這些畫作都是當時威尼斯畫派的大師如提香(Titian)......等人所繪。(愚婦我最記得提香而已咩!)
雖然不能拍照,還好官網都有實境可以看,下面幾張圖就是我截取來的,有興趣的朋友看看吧!
元老院議事廳(Sala del Senato)。照片中的機械鐘早已停擺,旁邊有個每個月走一格的月份鐘。
不過那個月份鐘也是人工去調的,不然你以為年歲久遠,這鐘還動得了嘛?(實境導覽看這裡)
在大議會廳東面牆前的高台上放著總督的寶座和六個元老院委員的座椅。
在這些椅子上方的牆上則掛著一幅由威尼斯知名畫家丁托列托於西元 1590 年所繪製的『天堂』。
這幅畫體現了畫家的高超技藝,將成百上千個似乎沉迷於飛旋的宇宙運動的人物形象融為一體。
這間大議會廳裡油畫底下接近天花板處,是歷任道奇的肖像,繞著國會大廳排列一圈;
不過歷任道奇中有一位道奇因行為荒誕而被元老院處死,以致其中一格的道奇像是是黑色的。
實境可以看這裡,不看可惜,太美了!
十人委員會廳(Consiglio dei dieci)。 實境看這裡
從道奇宮兵器室裡拍聖喬治·馬焦雷島(San Giorgio Maggiore)上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和它的鐘樓。
雖然背光拍不清楚,但也有另一種美感!(自我感覺良好)
參觀完大大小小不同的廳房後,接著到了威尼斯的法院。
在這受審後的犯人,若是有罪,就走過著名的嘆息橋到達陰森的監獄。
我們下樓來到囚禁輕罪犯的監獄,重罪犯則關到小水道另一邊的灰井,兩者間以嘆息橋相連。
從嘆息橋的小窗往外窺視。橋內有兩條獨立的走道,一條囚犯走,另一個給法官、監獄人員等使用。
死刑犯從小窗看出去,可以看見「麥桿橋」(Ponte della Paglia) 的剎那景象。
他們知道這將是自己最後一次能看外面自由的世界,想到常為之深深嘆息,故此橋得名「嘆息橋」 。
從「麥桿橋」(Ponte della Paglia)上拍的嘆息橋。
威尼斯當地有一傳說,日落時如果戀人在嘆息橋下的貢多拉上親吻,就將會得到天長地久的永恆愛情。
這個傳說使得嘆息橋成為世界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橋之一。(可是沒有人告訴我們柳???)
威尼斯共和國時代的地圖。
出了道奇宮,可以看到這座通往中央庭院的巨人階梯(Scala dei Giganti)。
在階梯的頂端,右為海神波賽頓的雕像、左為戰神阿爾斯。
海神和戰神,意喻著威尼斯的海上軍事強權,從1485年起這裡便成為歷年來總督舉行加冕典禮的地方。
戰神阿爾斯。
海神波賽頓。
這個巨人階梯上面還有花紋耶!
道奇宮中庭,這座三面迴廊的一樓拱門為文藝復興式的圓拱門,二樓則為歌德式尖拱門。
院裡有八個古希臘時期的雕像,但愚婦我又沒有拍到了?Orz
中庭到現在都還有兩口豪華的青銅水井,裡面曾經盛過全威尼斯最好的水。
當時每天有很多女販來道奇宮汲水,然後帶著這些甘冽井水跑到威尼斯很遠的街區去兜售。
隨便拍拍!
從道奇宮出來的地方在聖馬可大教堂的旁邊。
門楣上是戴著道奇帽的總督,以及威尼斯的象徵:飛獅。
聖馬可教堂(Basillica San Marco)前方的旗杆與聖馬可廣場北側的時間塔 (Torre dell'Orologio)。
時間塔是1496~1499間由Mauro Codussi所製造的一座文藝復興風格建築。
藍色圓盤鐘面搭配金色的指針與圖樣,不但標示時間,還有月份、月亮的盈虧和黃道星座。
這除了讓航海人可以清楚知道時間推測出潮汐以擬定出海計劃也展現威尼斯人精細的工藝與財富。
這座時間塔最底下是兩層樓高的拱門,通往Merceria街,現今是威尼斯的精品店重鎮。
往上是數個同心圓構成的藍色圓盤鐘面,最中心的金球代表的是地球,環繞著的是金色的日月星辰指針。
月亮還會隨著時間而有陰晴圓缺,最外圍是1~24的羅馬數字。
在塔頂的露台上有兩個巨大的青銅「摩爾人」,穿著羊皮,腰間設有槌子,每到整點用來敲鐘。
一個較老,另一個較年輕,顯示時間的推移。鐘是原始的,上面的標誌說明鑄造於1497年。
聖馬可大教堂由五個巨大的圓頂主廳和兩個回廊式的前廳所組成,形成一個巨型的希臘十字架。
教堂正面有五座羅馬式的圓形拱門,兩旁為華麗大理石柱,頂部立有哥德式尖塔。
中間大門的尖塔頂部安有一尊手持《馬可福音》的聖馬可塑像,旅客可通過青銅大門進入前廳。
五座圓形拱門上方是五幅聖馬可事蹟的鍍金鑲嵌畫,欣賞順序由右而左,最中間是19世紀「最後的審判」
聖馬可大教堂融合東西方建築特色,外觀五座圓頂仿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蘇菲亞教堂;
正面的華麗裝飾源自拜占庭風格;整座教堂呈現出希臘式的十字形設計,巨大圓頂和鑲嵌畫是其的特點。
教堂前身建於828年,當初是總督府臨時建築,存放威尼斯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卓偷運出來的聖馬可遺骸。
此後聖馬可成為威尼斯守護者,到處可見飛獅;威尼斯是聖馬可的都市,如同佛羅倫斯是大衛的城市。
拱門上面的鑲嵌畫:從君士坦堡運回聖馬可遺體。
拱門上面的鑲嵌畫:遺體到達威尼斯。
拱門上面的鑲嵌畫:最後的審判。另外還有2幅「聖馬可禮讚」和「聖馬可運入聖馬可教堂」。
中央大門裝飾三層羅馬式美術浮雕。
中間大門的尖塔頂部安有一尊手持《馬可福音》的聖馬可塑像還有威尼斯的金獅。
準備進去參觀。(搭起的木架是防水積太深,不好行走設的)
前去教堂後就不能拍照了,真的好可惜啊!
教堂內部從地板、牆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細緻的馬賽克鑲崁畫作,主題涵蓋了十二使徒的佈道、
基督受難、基督與先知及聖人的肖像等,畫作都鍍上閃亮的金箔,整座教堂都籠罩在金色的光芒裡。
所以聖馬可大教堂又有黃金教堂之稱。(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聽說最值的參觀的是教堂中間最後方的黃金祭壇(Pala d'Oro),高1.4公尺、寬3.48公尺。
共有2000多顆的各式寶石,如珍珠、祖母綠和紫水晶等;
中央的圓頂則是一幅耶穌升天的龐大鑲嵌畫,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優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紀所完成的。
這座偉大的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總督的私人禮拜堂。
但因為要收費,所以是無緣見到啦!
參觀完金碧輝煌的聖馬可大教堂後,已是中午12:15,小賴領著我們要去用午餐啦!
這個廣場之前有講過,那就是聖馬可廣場(長約170m,東邊寬約80m,西側寬約55m)。
聖馬可廣場是由道奇宮、聖馬可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
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廣場四周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
來一張聖馬可廣場全景。
很可惜,誠翔並沒安排我們搭高速電梯上鐘樓(100m),沒能拍到俯瞰威尼斯全景的照片,遺憾吶!
聖馬可廣場周圍開設有許多咖啡店,桌椅露天就擺放在廣場上的新、舊行政官邸大樓前。
這是在廣場裡最有名的百年咖啡店-花神咖啡館。
科瑞爾博物館 (Museo Correr) 的入口就位於拿破崙翼樓,正對著聖馬可教堂的二樓,
一樓入口旁還有威尼斯的旅客服務中心。現下博物館內還有威尼斯畫派畫家Francesco Guardi的畫展。
進博物館前必須先將行李寄放,和道奇宮一樣,館裡有許多雇員監看著,禁止攝影。
我們之前參觀總督宮的門票,包含在聖馬可廣場博物館通行證中;因為算是套票,除了道奇宮外,
還可以參觀聖馬可廣場上的其他博物館,包括柯瑞爾博物館 、國家考古博物館、和瑪西安國家圖書館。
不過我只來這裡借用了廁所!(羞死人吶!)
博物館內漂亮的吊燈。
在聖馬可廣場轉角的一家法拉利Ferrari賣店。
在小運河畔看見美麗的貢多拉又忍不住拍拍啦!
金馬雕飾的貢多拉。
特色小店賣了很多式樣的威尼斯面具。如果2月份來威尼斯就可以參加威尼斯熱鬧的嘉年華活動了!XD
始於西元1162年的威尼斯嘉年華,是為慶祝威尼斯對抗Ulrico的戰役勝利,在聖馬可廣場舉行的慶典。
從15世紀,威尼斯嘉年華逐漸成為全民參與的狂歡大會,18世紀政府與教會的參與,發展成大型慶典。
盛大輝煌的威尼斯嘉年華會期間,聖馬可廣場人行道、街道及運河上到處充滿戴面具慶賀的人,
時時上演著中古世紀的華麗排場。附近店家更是細心準備面具、華麗服裝提供遊客隨時換裝參與盛會。
來一張Hotel Danieli和道奇宮的相關位置圖,我們的飯店真的位置好優越啊!
《Irene碎碎念》
跟團旅行,尤其是像來威尼斯這種特殊城市,若是能夠住宿在本島上,就可以靠著自己雙腳到處遊覽。
累了可以回飯店小睡片刻,晚上也能洗個澡再出來,不必再另外花錢搭昂貴的水上計程車。
若能住在本島的核心(聖馬可廣場附近),那又更讚了!主要景點走路即到,觀光購物好方便!
要看海景,或看聖馬可廣場的夜景,喝杯咖啡聽音樂,都是走路幾分鐘就能到。
又或者早起想去逛逛,這時觀光客最少,還能去拍一些好照片哩!(雖然懶婦我都沒有這麼做)
像這次我們不僅住在本島核心區,還是住五星級,就不難想像我們真是太嗨桑了啊!(灑花)
提醒想要來威尼斯的朋友,記得看清楚旅行社的行程表上住宿地點是寫什麼。
住宿在威尼斯,究竟是住宿在威尼斯省,或是威尼斯市(也就是本島)呢?
若是住威尼斯省,那範圍太大了,有可能是住在義大利本土也有可能是住在其它離島,再坐船來觀光。
一旦整團被帶到飯店,就不能自由的在本島玩耍,這差很多!要留心注意這其中的差別啊!(叮嚀)